人文学者的成长与研判
    3月21日上午10:00,以“人文学者的成长与研判”为主题的“长江人文讲坛”(2014年第三讲)在文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玉文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孙教授说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令人忧心的学术现象,一些不利的因素导致学术生态环境非常不好。每一个人文学者都是有责任为学术环境、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参照。诸多学术不良现象说明人文学者的成长与研判缺失一个评判的标准。
    孙教授尤其认为近年来对人文学者的成长与研判出现了以下几种误区:官做得越大,学术就做得越好;外行评内行,不同专业领域的人互相评价;面子评判,不直接从求真求实角度表现作者水平,单纯从论文数量和级别评价。
    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呢?孙教授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在于揭示科学规律。判断一个学者是否杰出,正确的评价是要看他的成果揭示了多少规律或者科学真理,规律揭示是否有足够的难度。
    孙教授还鼓励青年学者不要做“乡愿”,要坚持真理,勇于做学术争鸣,敢于攻克学术难题。
    报告结束后,孙教授还与在场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认真回答了员工们的问题。